首页 >> 假木豆

内蒙古重走风沙线一首由黄及绿的变奏曲小叶柳

发布时间:2022-07-07 18:43:09 来源:汉代农业网

内蒙古:重走风沙线 一首由黄及绿的变奏曲

6月29日消息:从北京出发,沿着河北的丰宁,到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太仆寺旗,再到河北的张北、沽源。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条陌生的路线,甚至很难在印象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将这些县城连接起来。

但是对于中国的林业人,尤其是治沙人而言,这是一条铭刻在记忆深处的经典线路。

2000年5月12日—13日,一场沙尘暴席卷京津地区之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率领林业、发改、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正是沿着这条线路,一路沙尘飞扬,苦寻治理京津风沙的良策。

自此,一首黄与绿的变奏曲开始沿着这条风沙线在更广阔的沙区上演。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肇始于此的京津风沙源治理改变了、也正在改变着我国荒漠化防治的生态格局。

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大架子滩是记者采访的第一站。这里在当地有一个更加广为流传的名字——第一沙带,是浑善达克沙地的最南缘,也是风沙南侵的前沿阵地。

“2000年之前,全是沙梁子,不用说树,就是草也看不见几棵,太阳一照,明亮亮地晃眼。”80岁的赵成祥是大架子滩最后一个住户。这个一辈子被风沙赶着搬了4次家的老人,终于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的生态移民中,远离了沙漠,搬进移民新村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当时朱总理站的地方,离我们家不足500米,人站在沙丘上,沙子就在脚下嗖嗖跑。”赵成祥说,他带着记者来到当年的老屋。

房子已经坍塌,2米高的后墙已经被风沙埋了个结结实实。所不同的是,破败的老屋不远处,一片墨绿色的樟子松林正在沙地中旺盛的生长着。

“当年,这里的植被盖度不足30%。京津风沙源工程启动后,我们首先进行了生态移民,然后采取黄柳设纱帐,间种樟子松的方式,使用大量生根粉,目前第一沙带的林草植被盖度已经超过80%。”多伦县林业局局长范金秋介绍。

在赵成祥倒坍的老屋不远处,树立着当年朱镕基视察时的大幅照片。犀利的大漠风沙吹打了10多年,照片已经略有斑驳,但是照片背景中的茫茫黄沙仍然清晰可见,告诉人们在这片土地上10年前发生的故事。

如今,第一沙带1.6万亩的沙地全部得到治理,翠绿的樟子松,嫩黄的黄柳、柠条,浅绿的杨树,以及树下慢慢露出新芽的枯草,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工程留给这片土地的是生命的希望。

“回过头去看,如果没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这里的生态状况将无法想象。在多伦人的心里,京津工程就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这保存下的一片片绿色就是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的见证。”范金秋说,到任林业局长不足一年的他,更愿意作为一个普通的多伦人说出这番心里话。

距离多伦县一个小时车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

太仆寺旗,与周边的正镶白旗、正蓝旗等地名相辉映,让人遥想当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帝国景象。而当生态逐渐恶化,贫穷与落后便如影随形、不期而至,成为这片土地驱之不散的梦魇。

2000年5月13日,朱镕基一行由多伦县来到太仆寺旗小井梁,举目望去,四周是因干旱、盐碱几乎寸草不生的潜在沙化区,不远处北面的平地村,西面的爱国村,南面的后方子村,都被一片混沌的沙尘所笼罩。

“那时出门都要戴眼镜,然后用帆布把眼镜周边围起来,要不睁不开眼,嘴里满口的沙子。”太仆寺旗宝昌镇曙光村村民史玉忠说。

资料显示,太仆寺旗2000年发生沙尘暴21次,经过12年的京津工程治理,去年太仆寺旗发生沙尘暴2次,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沙尘暴发生——这在当年是太仆寺老百姓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太仆寺旗共完成治理任务154万亩,许多老百姓因为工程的实施成为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能手。

“工程2001年启动,我们就联合村里20多人成立了合作社,承包工程任务参与造林,每人每年都有几千元的收入。目前,全村有100多户人家参与京津工程建设,只要不外出打工,家里有劳动力的都会出来栽树。”宝昌镇东红村村民梁铎告诉记者,每人每年几千元、每户上万元的纯收入在太仆寺农村并不是小数目,这一直接的收益也成为当地人对京津工程的最初认识。

像大多数西北地区一样,缺水仍然是太仆寺旗生态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在小井梁,四周成片的杨树林、云杉林中,会看到枯死的几米高的树木。太仆寺旗林业局副局长宋青山告诉记者,补植补造是太仆寺旗林业建设经常面临的任务。

为纪念京津工程,太仆寺旗在小井梁建设了一个双手托举地球形状的纪念碑,寓意是呵护、关爱我们的家园。而在这里,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植树造林,防治荒漠化是呵护、关爱的第一步。

“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2000年,当朱镕基一行一路风沙到达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镇丁家梁时,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感慨。

九连城镇是河北省最靠近内蒙古自治区的乡(镇),也是最贫困的乡(镇)之一。“土地贫瘠,好年景一亩地能打50斤、60斤粮食,秸秆是稀罕物,草根都被村民们扒出来当宝贝存着。”半拉山村村民张志清向记者讲述当年的情景。

作为浑善达克沙地风沙进京的必经之地,沽源人自我解嘲:天安门城楼上的风沙有我们的一半。

如今,在丁家梁周围,集中连片的4万亩樟子松、云杉、沙棘、枸杞等编织了一个绿色的世界,许多树木已经超过3米高,这些都是当年依托工程退耕还林项目栽植的,目前已经成为风沙侵袭京津路径上绿色长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农民受益最大的还是工程退耕还林项目,前3年每亩补200斤粮食,后来每亩补160块钱,这在当时是救命钱,起码让大家能够填饱肚子。”张志清说。

政策上的巨大吸引力,使得九连城镇的几乎所有坡耕地在京津工程实施的最初几年都进行了退耕还林,村民们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理念也逐渐发生变化。

“这是一个从沙化到绿化再到净化、美化的过程。随着京津工程的实施,九连城的降雨量比原来有明显的提升,区域小气候显著改善,农民们开始种蔬菜,舍饲圈养奶牛,发展食用菌产业,工程改变的是九连城人的思想和产业结构。”九连城镇党委书记岳伟峰说。

重走风沙线,荒漠化、干旱、贫穷仍然是这里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是改变同样显而易见,绿色逐渐扩展,开始取代曾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漫漫黄沙。

一条条绿色长城,一道道生态屏障崛起在曾经的茫茫风沙线上,这其中,每一点绿色都书写着中国治理荒漠化的历史,记录着治沙人的辛勤和汗水。

南京京科医院妇科的特色疗法

天津治尖锐湿疣

青岛治疗痤疮专科医院

邯郸哪里治疗尿道炎好

治疗性功能障碍疾病医院

友情链接